咨詢熱線:0531-85766911

塑鋼門窗加工設備
您當前的位置 : 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聯系我們Contact Us

濟南西格瑪數控設備有限公司

國內銷售熱線:

0531-85766911 0531-85709308

傳真:0531-85765600

國際銷售熱線:0086-531-85768362

傳真:0086-531-85768362

E-mail:mfw.jn@126.com

Web:http://www.yilisteel.com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經濟開發區商西路12號

太原、青島兩地發布超低能耗建筑建設目標

2020-08-21 14:34:36

太原市綠色建筑專項行動方案

為貫徹國家、省、市關于能源革命、綠色生活創建行動有關部署,認真落實省住建廳《綠色建筑專項行動方案》,緊緊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要求,努力推進以綠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為方向的新一輪能源變革,扎實做好全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工作,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新時期建筑方針,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強化行業監管,推進全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綠色建筑全面發展。2020年,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2022年,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70%以上。
(二)裝配式建筑穩步推進。2020年,新開工建設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25%以上;2022,年新開工建設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以上。
(三)推動超低能耗技術發展。2020-2022年新開工建設超低能耗建筑不低于5萬平方米。
(四)加快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編制。2020年底前完成太原市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五)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工作。
(六)加強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強制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技術。積極推進土壤源、污水源以及中、深層地熱供熱技術應用。
(七)強化建設科技在住房城鄉建設中的支撐作用。
三、重點任務
(一)新建建筑節能
全市城鎮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居住建筑75%和公共建筑65%節能設計標準,加強新建建筑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建筑節能標準監管,確保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100%。積極推動超低能耗技術發展,推進試點示范與區域規模發展相結合。大力推行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
(二)綠色建筑發展
推動新建建筑全面實施綠色設計。城鎮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并全面達到基本級及以上標準。其中2萬㎡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10萬㎡以上大型住宅小區、政府投資和部分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達到一星級及以上標準。綠色建筑示范區內新建建筑應全部達到一星級標準,其中,二星級標準建筑比例達到30%。鼓勵其它項目按照高星級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推進《太原市綠色建筑管理辦法》出臺,明確各方主體責任。三縣一市要積極推動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建設,到2022年應完成綠色建筑示范區的選址和規劃等工作。
(三)既有建筑改造
一是積極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認真落實2020-2022年我市1000萬㎡改造任務。二是大力推動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率先對未達到節能標準的國家機關既有辦公建筑、政府投資及部分政府投資公益性既有建筑制定節能改造方案,經審批后進行改造。三是完善、創新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機制,發揮既有建筑改造專項資金示范引領作用,大力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方式與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種運營模式,建立與獎補政策相結合的發展機制。
(四)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大力推進太陽能、地熱能等多種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發展。一是繼續執行新開工建設的12層及以下的居住建筑、高層居住建筑的逆十二層和有生活熱水需求的醫院、學校、賓館、公寓、洗浴場所等公共建筑中強制推廣應用太陽能光熱系統。二是兩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資或部分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應優先使用至少一種可再生能源。三是根據我市地域資源特點,推動地熱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因地制宜,重點推廣中、深層地熱發展。
(五)公共建筑節能管理
一是建立可計量、可統計、可考核的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耗公示制度。對商場超市、賓館飯店、學校、醫院等高能耗建筑開展能源審計、節能診斷和能效對標等活動,對高能耗建筑和具有示范作用的低能耗建筑進行能效公示,促進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工作。二是推動公共建筑能耗計量監測平臺和監管中心建設,對全市綠色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進行監測。三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積極引入社會資金,建立以節能服務市場為主體的節能服務體系,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規定,對不同類型公共建筑能耗進行定額研究和限額管理。
(六)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建設
以構建綠色新城空間、打造綠色社區、發展綠色交通、推廣綠色建筑、建設綠色生態系統等為重點任務,推動城市新區綠色生態建設。根據城市新區的功能和特點,統籌考慮確定新區環境、用地、能耗、可再生能源等建設和發展指標。在新區建設規劃階段同步進行能源利用規劃、城市環境、綠色交通規劃等綠色生態專項規劃,為后期建設創造良好的規劃空間和資源利用條件。重點推動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建設,實現綠色建筑的集中連片推廣。綠色生態城區中所有新建建筑要率先全面執行高星級綠色建筑標準,以此帶動其他新區的發展。
(七)綠色農房建設積極推動綠色農房建設,編制綠色農房專項建設規劃,制定村鎮綠色生態發展指導意見,編制農村住宅綠色建設和改造推廣圖集及綠色農房技術導則。大力推廣太陽能熱利用、圍護墻體保溫隔熱、省柴節煤灶、節能炕等農房節能技術。切實推進生物質能利用,合理發展沼氣技術。加強運行管理和維護服務,推進我市綠色農房專項建設發展。
(八)綠色建材發展
積極開展綠色建材認證和推廣應用工作。深入開展綠色建材產業示范工作,引導規范市場消費。大力支持新型保溫材料、多功能復合一體化墻體及屋面保溫材料、高效節能門窗等建材產業的發展。引導高效能混凝土、高強鋼的發展與利用。加強建材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監管,杜絕性能不達標的建材進入市場。深入推廣墻體材料改革,引導工程建設單位優先使用納入推廣目錄的綠色節能技術、建材和產品。
(九)裝配式建筑
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加快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項目建設,大力推廣結構保溫裝飾一體化預制外墻、疊合樓板、預制樓梯等預制部品。鼓勵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鋼結構,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鼓勵混凝土結構住宅項目采用預制水平構件,按照先水平后豎向的原則,2020年應至少采用疊合樓板、樓梯等2種以上水平構件,2021年實現水平構件全裝配,2022年推進豎向非承重構件,不斷提高裝配率水平。
(十)建設科技發展
1.加快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科技研發和推廣。以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為依托,重點研究綠色技術發展,加大對新型建筑結構體系、建筑工業化生產和裝配式技術、建筑智能控制技術以及綠色建材等方面的研究。依托協會,將科研課題成果轉化并推廣,實現整體研發和系統推廣綠色建筑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的格局。更多超低能耗建筑政策,請登錄被動房之家網站。
2.開展綠色建筑創新示范。積極引導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及綠色建造項目開展技術創新,力爭在全生命周期BIM、鋁模板、裝配式、綠色建造及基于5G移動互聯網的智能化管理等技術應用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形成各具特色的綠色建筑創新示范。按照省住建廳發布的《綠色建筑創新示范技術指導清單》(附后),開展綠色建筑創新示范評選,發布示范項目名錄,我市每年度創建1個綠色建筑創新示范項目。
3.推行全壽命期綠色建造。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建設全過程,在項目策劃、建筑設計、材料選用、施工建造、運營維護各階段進行全過程綠色統籌。工程規劃設計方案要明確綠色、裝配式、超低能耗等建設目標要求。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文件要編制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專篇,并對綠色建筑等級、裝配式建筑裝配率進行預評價。施工組織設計要綜合應用四節一環保技術,采用綠色建材,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滿足綠色施工要求。工程竣工后,要組織進行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專項驗收,確保工程滿足相關要求。
4.推行智慧建造。推進BIM技術在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應用。積極推廣智慧工地,增強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信、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對工地用工、安全生產、現場作業、環境保護等情況進行動態監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部門協調強化組織領導,以住建部門牽頭成立市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小組,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全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建立部門間溝通協調機制,在項目立項階段、土地招拍掛階段及規劃方案審查時,根據綠色建筑專項規劃,明確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及實施要求,并征詢住建部門意見。在項目施工圖設計中應落實綠色技術,施工中應嚴格照圖施工,確保達到相關綠色建筑設計標準。
(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1.建立工程項目臺賬。項目取得施工許可證后,建設單位組織參建各方積極履行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承諾事項,并組織專家對綠色建筑專項設計進行技術論證并出具綠色建筑預評價報告,報送節能管理部門。
2.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節能管理部門采取常規檢查和雙隨機、一公開等多種形式的監督檢查,加強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管。規范建設、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主體單位嚴格落實市住建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并住建字〔2020137號)文件要求,規范市場責任主體行為,保障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實施。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不得通過綠色建筑驗收。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處罰,記入企業誠信檔案。驗收評價報告作為竣工驗收備案資料之一。
3.鼓勵將住宅綠色性能和全裝修質量相關指標納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引導綠色住宅開發建設單位配合購房人做好驗房工作,逐步建立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機制。
4.規范考核程序。我局將通過日常工作情況反映、統計報表報送、項目檢查和日常管理情況對各縣(市、區)建筑節能工作進行年度評價,確保政策措施及各項任務落實完成。
(三)完善激勵體制
1.積極探索促進節能建筑、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在土地出讓、租賃和劃撥方面的激勵措施和辦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對取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并繼續開展綠色建筑業務的相關企業,在信用評價、資質升級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或加分;在國家、省級評優活動及各類示范工程評選中,對綠色建筑項目優先推薦、優先入選或適當加分。探索研究制定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免、規劃容積率獎勵等措施。
2.抓緊落實獎補政策。重點支持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高星級綠色建筑、綠色建筑示范區示范項目、裝配式建筑獎勵。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省、市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建筑節能獎補資金,安排城建資金對項目進行獎補。
3.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加強與市級財政部門溝通,推進設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專項用于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既有建筑改造、被動式超低能耗技術應用等項目獎勵補助資金。積極完善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的政策環境,推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發展,用好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鼓勵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推進創建工作。
(四)強化能力提升
1.推進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轄區內綠色建筑評價工作,強化工程質量監管。完善綠色建筑標識申報、審查、公示制度,建立太原市綠色建筑標識管理平臺,提高綠色建筑標識工作效率和水平。
2.配合有關部門不斷完善相關技術要求,構建完善的、能夠滿足綠色建筑建造和使用管理的設計、施工、檢測和運行技術管理體系。將綠色建筑基本要求納入工程建設強制規范,提高我市綠色建筑建設底線控制水平。推動綠色建筑標準實施,加強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
3.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技術能力。通過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等相關技術標準的宣貫和培訓,提高規劃、設計、施工、管理、評價、運行等人員的技術水平,將綠色建筑等相關內容作為各專業工程師繼續教育的考核內容。
4.廣泛開展綠色建筑技術、產品交流與合作,借鑒吸收先進地區經驗、監管措施,大力推進此項工作有效落實。
(五)加強輿論宣傳
1.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積極宣傳綠色建筑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先進經驗等,營造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將綠色建筑行動作為節能宣傳周、科技活動周、城市節水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活動的重要宣傳內容。
2.組織開展綠色建筑、節能技術推廣活動,積極宣傳推廣先進建筑節能企業、高效節能產品等,倡導綠色消費理念,普及節約知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提高公眾的認知度。


青島市嶗山區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一、規劃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山東省綠色建筑促進辦法》(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 323 號)的有關要求,根據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發的《關于發布青島市綠色建筑與超低能耗建筑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的通知》(青建辦字〔202049 號)確定的目標任務,結合嶗山區現有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發展基礎,合理制定規劃目標以及技術路線,明確規劃分區及指標控制要求,將空間落實和規劃要求緊密結合,從而確保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各項工作有據可依,指導和推動嶗山區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圍繞嶗山區一主兩輔、三帶相融、四區聯動、山海田園的空間格局,打造綠色發展、生態宜居的規?;?、集約型綠色城區。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確立的生態田園城市、山海品質新城的發展目標,對標深圳、趕超深圳,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需求,全面發起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全力統籌推進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協同高質量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
三、規劃原則
政策引導,市場先行。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編制規劃。規劃符合國家、山東省、青島市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發展要求,以推動市場為主體目標,使社會大眾積極參與到建筑綠色發展中,逐步形成政府全過程管理、市場全過程實施的推廣模式。
以點帶面,全面推動。根據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不同的技術特點擇優選擇試點項目進行建設,加大對試點項目的宣傳力度,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根據《嶗山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空間布局的特點對不同功能區域進行綠色建筑發展路線研究,利用成熟綠色技術措施進行規?;ㄔO,最終達到綠色建筑集中連片發展的建設目標。
因地制宜,輻射鄉村。依據嶗山獨特的人文、環境、地理等因素,科學制定推廣模式及推廣機制,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成熟技術,結合本地經濟因素與控制單元的功能定位等,發展綠色建筑技術優勢,全面提升民用建筑品質。由城區綠色發展輻射鄉村,以美麗鄉村建設作為農房綠色發展的基本要素,引導鄉村意識形態的轉變,合理采用綠色農房技術措施,逐步嘗試鄉村更新建設。
以人為本,持續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提升人民大眾幸福感、獲得感為目標,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城鄉綠色發展方式。探索可持續的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發展道路,加強規劃設計的適應性、開發性和社會參與性的同時,堅持規劃設計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發展應用,加快淘汰落后技術產品,全面實現城鄉住房建設領域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的雙控目標。
四、規劃范圍及期限
根據《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嶗山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嶗山區區域作為規劃范圍,轄區陸域面積395.8 平方公里。以2020 年為規劃基準年,規劃期限為 2020~2025 年,遠期展望到2035 年。
五、規劃目標
根據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發的《關于發布青島市綠色建筑與超低能耗建筑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的通知》(青建辦字〔202049 號)確定的規劃目標,制定嶗山區專項規劃目標為一區、兩核、三導向,形成嶗山區城鄉綠色建筑發展新模式,打造低碳城區,綠色嶗山,以金融中心、健康城作為嶗山兩個核心區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整體發展,以綠色城鄉、綠色康養、綠色科研為導向,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建設美麗城市。實現規劃期內全區新建民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綜合節能總量累計超過 381 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 942.07 萬噸。
(一)綠色建筑
2020~2025 年規劃目標:新建民用建筑的規劃建設,全部落實綠色建筑基本級及以上要求。到 2025 年,按一星級及以上進行規劃建設的面積比例不少于 65%,按二星級及以上進行規劃建設的面積比例不少于 40%,按三星級進行規劃建設的面積比例不少于 7%。
遠期展望:2026~2035 年,新建民用建筑的規劃建設,全部落實綠色建筑基本級及以上要求。按一星級及以上進行規劃建設的面積比例不少于 90%,按二星級及以上進行規劃建設的面積比例不少于 60%,按三星級進行規劃建設的面積比例不少于 15%。
(二)超低能耗建筑
2020~2025 年規劃目標:采用試點示范方式推動超低能耗建筑的建設,以公共服務類建筑作為試點示范的主體,規劃期內實現超低能耗建筑建設 50 萬平方米。
遠期展望:以點帶面推動超低能耗建筑建設,到 2035 年實現超低能耗建筑建設 240 萬平方米。
(三)裝配式建筑
2020~2025 年規劃目標:2020~2022 年,全區穩步實施裝配式技術,全區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40%,裝配式建筑裝配率不低于 50%。
2023~2025 年,推進裝配式建筑在新建民用建筑中的應用,全區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 50%,裝配式建筑裝配率不低于 50%。
遠期展望:2026~2035 年,全面推進裝配式技術,全區的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 70%,裝配式建筑裝配率不低于 70%。
(四)既有建筑綠色改造
2020~2025 年規劃目標:學習其它地區的既有建筑綠色改造項目經驗,鼓勵醫院、酒店、國家機關辦公樓等建筑進行綠色改造。
遠期展望:到 2035 年全區規劃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綠色改造示范 10 萬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 7 萬平方米,居住建筑 3 萬平方米。
(五)高品質建筑集中示范區
1.綠色生態城區
引領嶗山區綠色建筑由單體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擴大到區域的綠色、生態、宜居、低碳、集約發展,提升綠色建筑綜合發展水平。以金融中心、健康城作為綠色生態城區的建設目標,實現規劃期內嶗山擁有兩個綠色生態城區。
2.綠色農房試點區
采用綠色農房建設的方法和技術進行整村推進,并提高農民對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意識,逐步編制綠色農房相關政策,帶動綠色建材下鄉,在王哥莊街道、北宅街道、沙子口街道分別建設一個綠色農房試點區。
3.近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
以先進省、市、區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作為指導依據,摸索嶗山區近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建設要點要素,規劃期內出臺相關政策、編制指標細則,在大北??刂茊卧推巾斏娇刂茊卧獌裙餐ㄔO 5 萬平方米的近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
六、重點任務
(一)規?;七M綠色建筑
在目標指引下,按照兩主、三輔、五發展的推進策略,以控制單元的功能定位、近期開發強度、建設規模和建筑類型作為依據,將規劃目標合理分解至各控制單元。新建民用建筑的規劃建設,全部落實綠色建筑基本級及以上要求。更多超低能耗建筑政策,請登錄被動房之家網站。
(二)高質量發展超低能耗建筑
在目標指引下,以試點示范為推進策略,根據控制單元的地理位置、規劃用地性質和建設規模等,將規劃目標分解至控制單元。
(三)有序推動裝配式建筑
2020~2025 年,科學推動裝配式技術,提升建筑裝配率。其中,2020~2022 年,全區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 40%,裝配式建筑裝配率不低于 50%;2023~2025 年,全區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 50%,裝配式建筑裝配率不低于 50%。規劃期內重點發展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結構體系的裝配式建筑,推進裝配式建筑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推進預制內外墻板、預制樓梯、預制(疊合)樓板、預制陽臺板、預制預應力構件以及集成部品部件的使用,全面推廣鋁模板、鋼模板等定型組合模板施工技術,鼓勵采用現澆免拆模和自升式爬架施工技術。
(四)探索實踐既有建筑綠色改造
2020~2025 年年,探索實踐既有建筑綠色改造,鼓勵醫院、酒店、國家機關辦公樓等建筑進行綠色改造。
(五)試點打造高品質建筑集中示范區
1.綠色生態城區
規劃建設金融中心綠色生態城區和健康城綠色生態城區。其中,以金家嶺控制單元和金融新區服務區控制單元作為金融中心綠色生態城區;以大北??刂茊卧?、平頂山控制單元、舵具河控制單元和仰口控制單元作為健康城綠色生態城區。
2.綠色農房試點區
在王哥莊街道、北宅街道和沙子口街道分別規劃建設一個綠色農房試點區。以唐家莊、廟石和張家河 3 個村作為王哥莊街道綠色農房試點區,以大嶗社區作為北宅街道綠色農房試點區,以東麥窯、流清河和西麥窯 3 個村作為沙子口街道綠色農房試點區。
3.近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
規劃建設一個近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試點示范位于大北??刂茊卧?、平頂山控制單元,示范面積為 5 萬平方米。
(六)強化信息化管理
推進建筑建設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打造建筑能耗監測平臺。通過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術在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管理等各階段的數據共享和協同應用,提高工程質量與施工效率。加快建筑能耗監測體系建設,逐步擴大既有建筑監測范圍,增加動態監測建筑數量,新建公共建筑要同步建設實施用電分項計量,通過能耗計量監測不斷增強公共建筑節能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打造建筑能耗監測平臺,使綠色建筑從重建造向重運營轉變。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綠色建筑工作有序開展。成立由區分管領導任組長,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自然資源局、嶗山規劃分局等單位為成員的綠色建筑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項目建設意見書制度,研究解決項目涉及的重大事項決策。辦公室設在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由區住房城鄉建設局作為牽頭單位,具體負責組織、協調、監督綠色建筑專項規劃執行落實工作。
()形成有效工作機制,加快綠色建筑建設步伐。將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的相關要求和指標,納入前期土地出讓(劃撥)和規劃設計環節中予以明確。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嚴格把關,共同推進綠色建筑專項規劃的落實。項目竣工驗收時,建設主管部門要抓好對綠色建筑等要求和指標的檢查驗收,確保綠色建筑專項規劃工作開展落實。
 ()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激發綠色建筑建設積極性。設立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建設專項資金,大力支持建筑綠色發展,重點應用于綠色建筑技術、產品研發與推廣、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等項目。通過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綠色投資等金融產品和綠色保險等金融服務在城區建設中的應用,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流入到建筑綠色發展中來,利用金融手段克服財政資金約束。從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建設的全過程出發,制定激勵政策,激發建設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市場積極性,提高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市場需求,發揮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作用,形成以市場為主導,政府為輔助的綠色建筑發展機制,促進建筑高質量發展。
(四)打造典型示范工程,實現以點帶面效應。從城鄉兩個維度分別打造示范區,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增強投資者、建設者對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認識及信心,逐步形成建筑綠色發展需求市場,帶動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工作全面發展。
(五)引入人才,加大科研力度。積極推動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企業、院校交流與合作,成立嶗山區綠色建筑規劃建設智庫團隊,建立嶗山區綠色建筑發展支撐體系,為嶗山區綠色建筑發展提供指導意見。抓好綠色建筑認證和標識建設,引進培育專業機構,推進綠色建筑積極有序發展,為建設山海品質新城奠定堅實基礎。
(六)加強宣傳力度,普及綠色建筑專業知識。開展宣傳培訓,提高公眾認知度,通過制作嶗山區綠色建筑發展專題宣傳片、開設論壇、編制大眾科普讀物等,利用嶗山區電視臺、政府信息網站、微信平臺、社區展板等渠道,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宣傳活動,加強向大眾宣傳正確的綠色建筑理念,探索通過市場手段調動各方建設和購買綠色建筑的積極性,提高全社會的節能意識,創造有利于嶗山區綠色建筑建設發展的氛圍和環境。


標簽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底部導航

首頁                         產品展示

新聞中心                  營業執照

解決方案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a5.png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經濟開發區商西路12號
a6.pngmfw.jn@126.com
a7.pnghttp://www.yilisteel.com
a8.png

0531-85766911  85709308

手機網站二維碼西格瑪抖音二維碼
掃一掃關注我們 掃一掃關注我們


Copyright ? 濟南西格瑪數控設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于鋁合金門窗加工設備,鋁合金門窗設備廠家,塑鋼門窗加工設備 , 歡迎來電咨詢!備案號:魯ICP備20030330號-1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_一线免费影视在线播放_亚洲精品国产拍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宝坻区| 泸定县| 邮箱| 绥阳县| 友谊县| 河池市| 和林格尔县| 金昌市| 阿城市| 苏尼特左旗| 崇礼县| 广水市| 冷水江市| 甘孜| 满洲里市| 杨浦区| 樟树市| 上饶市| 遂溪县| 微山县| 高安市| 万荣县| 肇庆市| 伊通| 丁青县| 额济纳旗| 板桥市| 昌平区| 江津市| 江源县| 新建县| 嘉兴市| 黎川县| 西华县| 稻城县| 辽中县| 扬州市| 牙克石市| 祁门县| 荣昌县| 博野县|